当前位置: 首页 > 平台资讯 > 三线精神与军工文化 > 正文

“三线精神”:历史使命与创业荣光

发布时间:2022-10-19

一部贵州工业的进步史

贵州工业基础薄弱,工业化起步晚,形成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,得益于“三线”建设。

从1964年到1976年,贵州逐步形成遵义航天工业(061基地)、安顺航空工业(011基地)、都匀凯里电子工业(083)的国防科技工业格局。“因煤而生”的六盘水,成为西南地区煤炭资源重镇,为同是“三线”重工业基地的攀枝花和昆明两大钢铁厂提供冶炼用煤。期间,水城铁厂、贵州钢绳厂也应运而生。

贵州“三线”工业力量,来自全国20多个省、市的100多家一二线企业及其20万职工及科技人员。1964年,大连钢厂、本溪钢厂、鞍山钢铁公司等企业搬迁了部分设备到贵阳钢铁厂;哈尔滨、上海轴承企业援建安顺轴承厂,沿海一线电器制造企业援建遵义长征电器;东北、华北等地煤炭勘探技术队伍进入六盘水煤炭基地……

仅1965年,搬迁、新建和改建的贵州“三线”建设项目(不包括国防工业)就有50余个。“三线”建设接近尾声的1978年,贵州获得国家统一调度建设的机械、电子、冶金、煤炭等大中型“三线”项目200多个,地方配套建设小型项目1000多个,一举改变了全省工业面貌。

黎阳公司退休干部钟光华回忆,原贵州平坝红湖机械厂在1970年就生产出贵州第一台飞机发动机,由于技术领先、质量有保障,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初,红湖机械厂发动机订单一直不断。

40多年后的今天,贵州已形成基础能源、现代化工、先进装备制造、大数据电子信息、优质烟酒等十大工业产业集群。经历改革与转型,深嵌“三线”基因的首钢水钢、盘江煤电、贵州钢绳、振华集团、航天电器、中航黎阳动力等企业,正在为贵州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重大贡献。

一条从无到有的创业路

依靠“三线”建设力量,六盘水一跃成为贵州工业发展高地。

1965年,彼时的煤炭工业部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相继设立六枝、盘县、水城三个矿区,并以此为基础,1966年在六枝、盘县、水城开始了“政企合一”的特区探索历程。

资源富集,但工业化一片空白。1965年底,来自全国各地成建制、成班子的10万建设者云集六盘水。1966年从枣庄矿务局随“三线”建设大军到水城矿区、后曾任水城矿务局局长的杨建华,对当时“五湖四海一家亲”的情景深有感触:“大家肩负着同样的使命,再难都互相支持。”

在“三线”建设者苦干实干精神感召下,当地百姓也积极投身矿区建设。据1965年的统计数据,当时六盘水亦工亦农的“农民工”占到了矿区职工总人数的46%。

1966年1月1日,六枝矿建成,这是贵州第一座现代化煤矿,同年建成的火烧铺煤矿,是贵州第一个百万吨级煤矿;1970年10月,水城铁厂建成,是贵州第一座钢铁厂;1974年9月,水城发电厂I号机组并网发电,成为西南地区首台火电装机……六盘水重工业突飞猛进,成为“三线”建设“逐步改变工业布局”历史使命的生动注脚。

有学者认为,“三线”建设虽然是以战备为中心,但客观上初步改变了我国工业东西部布局的不合理状况,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,正是有了当年的大规模建设,中西部地区工业、交通和科技状况迅速得到改善。

1964年,来自16个省市、35个航空工业企业的1万多名干部职工和科技工作者齐聚安顺,开启了中国航空工业“三线”创业史。如今,在市场经济浪潮中,成长于安顺的贵飞公司、黎阳动力等一批航空企业,在业内极具市场影响力;在“三线”建设的另一个重要基地遵义市,目前的5家A股上市企业中,就有贵绳股份、泰永长征等4家是“三线”转型企业。

而今,正努力摆脱资源路径依赖的六盘水市,在新型工业化、旅游产业化道路上持续发力,探索着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之路,开启了新型工业城市的创业发展史。

一堂精神赓续的党史课

“三线”建设无疑存在不足,但其“是我国经济建设史上值得肯定的战略措施”已是共识,更为重要的是,在当时极端困难的经济和自然条件下,“三线”建设者们把青春献给祖国大后方,留下了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。

孙平方,1940年生于北京,1964年到贵州参与筹建011基地。建设“黎阳厂”时,他住在安顺平坝农民家里:“当时国际风云变幻决定了我们的人生轨迹,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就是我们的行动命令。时代赋予了我们责任,我们就全心全意、无怨无悔地投入,这是光荣的使命。”

黄震泽,1940年生于重庆,1962年大学毕业后进入鞍山钢铁公司工作,1968年底随“三线”建设大军进入水城钢铁厂,成为水钢第一批“三线”援建者。“我们这一代人的青春都奉献在水钢的建设中,我们这一代人的子孙,现在大部分也在水钢各岗位工作。”他说,“献了青春献终身,献了终身献子孙,就是我们这代‘三线’建设者的人生。”

李振才,1938年生于西安,先后在贵阳、水城、六枝矿井一线工作,是国家正式实施“三线”建设前到贵州的援建者。他说,1958年底到水城报到时,没有房子住,就拿一顶帐篷自己找地方支起来,当初申请来贵州参与“三线”建设,最终安居贵州,从来没想过赚大钱,现在只希望身边的职工、群众能像六枝的发展一样,越来越好。

1942年生于遵义的张忠志,1971年到火热的水钢观音山矿区当了矿工,退休后,依然和老伴生活在日渐冷清的观音山矿区。而今,老两口乐观、热情,身体硬朗,6月22日中午记者到访时,他们正在吃午饭,桌上三个荤素搭配的小菜,飘出阵阵香味。他说:“在这里工作生活已经50年,离不开这里了。”

6月21日,在六盘水市党史学习教育“三线精神”理论研讨会上,投身水城38年的“三线”建设者、首钢水钢(集团)公司退休干部徐春刚在发言时动情地说:“我们这些‘三线’建设者,信念坚定,服从大局,讲忠诚;艰苦创业,勇于创新,敢担当;团结协作,无私无畏,勇于奉献。六盘水市今天的成绩,正是对当年千千万万建设者们的汗水和生命最好的回报!”

历史远去,精神永续。“三线精神”与遵义会议精神、新时代贵州精神一道,构成贵州在革命、建设和改革时期精神谱系的主要脉络,已成为当前全省各地党史学习教育的必学内容。

联系地址:贵阳市清镇市职教城东区将军石路1号

联系电话:0851-82774715、82774075

电子邮箱:gzzbzzzyxy@163.com

版权所有:贵州装备制造职业学院 黔ICP备13003135号-1